• 欢迎光临 绍兴市健康产业协会!
  • 健康科普
    健康科普
    当前位置:首页 > 健康科普

    《二十四节气养生》—— 小满篇

    发布者: 网站管理员   发布时间: 2023-05-21
     

    小满节气处在春夏相交之际,它既有春天万物升发的特点,又有夏天多雨热烈的特点。此时,阳气开始充实,达到“小满”的状态。
         但因温热挟湿的气候特点,人体的阳气也容易受损,体内湿气会增加,情绪也会更加烦躁。为此,人们应该抓紧时机养生,让身体的气血也达到“小满”。            

    小满五不做

         
          不乱穿衣 

    此时节气候还不稳定,时冷时热,故小满时节忌乱穿衣。穿衣不能凭心情,光顾美丽不顾健康,热时不能太捂着,冷时不能太冻着,要随着气温变化适时增减,保持体温相对恒定,这样人体抵抗力才不会削弱。    

    不吃隔夜生冷食物
         小满时节气温较高,湿度大,给细菌、病毒繁殖创造了条件,隔夜食物易变质,生冷食物易损伤脾胃,造成腹痛、腹泻、恶心、呕吐等胃肠道疾病。
    小满时节,很多新鲜瓜果上市,尝鲜是人们必做的事,但瓜果应洗净,不要一次吃得太多太杂,吃了桑葚吃香桃,吃了枇杷吃李子,这样尝鲜得不偿失,反而易伤胃肠。
         
           不过食肥美油腻
          小满是阳气升发的时节,一些高血压、胆囊炎、精神类疾病等慢性病也会在这个时候开始加重,所以饮食应以清淡为主,少吃油腻、麻辣等刺激性食物,特别要忌食一些甘肥滋腻、生湿的食物。
    清淡饮食有助于调养身心、平缓情志。特别强调,餐桌上时令的野菜不可少,时令菜蔬的天地应时之气最足,有益人体。

          不贪睡迟起
         《黄帝内经》说:“夏三月……夜卧早起,无厌于日……此夏气之应,养长之道也。”小满时节昼长夜短,天早早就亮了,人们应见亮就起,以顺应阳气的充盛。夜睡可以稍稍晚一些,以顺应阴气的不足,但也不应该晚过11点。
    睡子午觉是所有季节都应遵循的规则,小满时节睡好子午觉,有助于护阳养阴,使体内阴阳平衡。

          不过度运动
        “汗为津液”,小满气温渐高,人体出汗增多,易耗气伤津,损伤心阴,出现乏力、懒言等症状。特别是老年人,更是伤不起。所以,小满时节的运动不宜过度,运动时让身体出些“毛毛汗”就行了,莫大汗淋漓。
          每天坚持午后或傍晚快步走或慢跑个半小时就好,不要久坐久卧,动动才有阳气。
    小满吃五样


     
     绿豆——消暑止渴、清热解毒
          绿豆有清热解毒、消暑利水等功用,自古以来就以能入药而备受人重视,适用于中暑烦渴、食物中毒、药草中毒等,也适用于降低高血压。以绿豆汤做茶饮,对防治咽喉肿痛、尿黄身痒等属于热证者有效,绿豆皮也叫绿豆衣,其清热解毒的作用比绿豆肉强。
         食用禁忌:未煮烂的绿豆腥味剧烈,食后易恶心、呕吐;绿豆性寒,肠胃虚弱、虚寒的人应避免食用;服药期间,特别是服温补药期间,尽量不要进食绿豆,以免降低疗效。
         
     樱桃——预防麻疹、收涩止痛
    《滇南本草》记载樱桃“治一切虚证,能大补元气,滋润皮肤”。樱桃以含铁质多而出名,铁质为人体血液必不可少的成分,多食可以促进血红蛋白再生,中医认为樱桃可以补充气血,适宜小满节气食用。
          食用禁忌:樱桃性属温热,热性病和虚热咳嗽者禁食;樱桃含钾量高,肾病患者食用会加重少尿和水肿。

          丝瓜——清热、凉血、化痰
    丝瓜翠绿鲜嫩,是夏秋季节人们爱吃的蔬菜。丝瓜不仅营养丰富,药用价值更高,具有清暑凉血、润肤美容、通经活络、解毒通便、祛风、化痰、行血脉、降血压、下乳汁等功效。
          食用禁忌:丝瓜过量食用会导致腹泻,更不能生吃;腹泻者不宜食用。


    桑葚——补血滋阴、生津止渴
    中医认为桑葚能养血滋阴、补肝肾、强腰膝、乌须黑发。亦可作为食疗品,用于阴血不足之面色无华、头晕眼花、体乏无力、腰膝酸软、须发早白、血不养心之失眠、健忘、耳鸣心悸等症的治疗。
          食用禁忌:少年儿童不宜过食桑葚,否则会影响人体对钙、磷、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;脾虚便溏者不宜吃桑葚;桑葚含糖量高,易升高血糖,糖尿病患者不宜进食桑葚。
    丝瓜花鲫鱼汤——健脾利水、利尿消肿
           配料:鲜丝瓜花25g,鲫鱼75g,樱桃10g,香菜3g,葱白3g,姜2g,盐、味精、料酒、胡椒粉适量,鸡汤1大碗。     
           将活鲫鱼刮鳞、去鳃、去内脏,洗净,在鱼身两侧剞花刀,加盐、料酒、胡椒粉、味精腌制片刻。起锅放食油,烧至八成熟时,把鱼下入冲炸,见鱼外皮略硬即捞起沥去油。把炸好鱼置砂锅内,加上葱白、姜片、料酒、盐、鸡汤,用武火煮沸,放文火慢煨,掠去葱白、姜片,再加入味精、丝瓜花、樱桃、香菜,煮滚2分钟,起锅后撒上胡椒粉即成。
         丝瓜花鲫鱼汤:出自《中医饮食疗法》为健脾利水类药膳配方。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小满忌三满
     汗满伤阳
          进入“小满”后,气温不断升高,天气渐热,暑热邪盛,汗液的排泄也会加快,中医认为“气随汗脱”,而“气者阳也”,所以人体的阳气也会因此受损。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养阳按揉足三里

    该穴位在外膝眼下3寸,距胫骨前嵴一横指,当胫骨前肌上。取穴时,由外膝眼向下量四横指,在腓骨与胫骨之间,由胫骨旁量一横指,该处即是。
          具体做法为:用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,垂直用力,向下按压,按而揉之。其余四指握拳或张开,起支撑作用,以协同用力。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,产生酸、麻、胀、痛和走窜等感觉,持续数秒后,渐渐放松,如此反复操作数次即可。

          湿满伤脾     
         “小满小满,江满河满。”小满时节,由于雨量的增加,空气潮湿,各种皮肤病,如脚气、湿疹、汗斑等易发生。中医认为,这些皮肤病的发生与天气闷热及潮湿有关,尤以湿重为主要致病因素。因为脾主运化,喜燥恶湿,若为湿所困,则运化失常,故要健脾祛湿。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练练熊戏祛脾湿
     中医祛湿可以通过健脾来实现,比较好的健脾运动是五禽戏中的熊戏。
          主要招式如下:身体仰卧,两手抱着小腿,抬头,身体先向左滚着地(卫生起见,最好在干净的地面上或者家中地板上铺一层毛毯),再向右侧滚着地,左右滚转各7次。然后屈膝深蹲在地上,两手在身旁按地,上体晃动,左右各7次。练熊戏时,要像熊那样浑厚沉稳。熊看似笨重,走路软塌塌,实际上在沉稳之中又富有轻灵。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            胀满心烦
          小满节气时,由于气温增高,即便是有空调帮助,还是难免经历室内室外“冰火两重天”,这个时候人的情绪也会随之改变,容易出现心烦的现象。  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练练“坐功”心静安   
           明代著名养生学家高濂在其所著的《遵生八笺》中记载了“小满四月坐功”。
          具体方法为:每日凌晨3时~7时,正坐,一手手心向上用力托举,一手手心向下,用力下按,各三至五次,然后牙齿叩动36次,调息吐纳,津液咽入丹田9次。
          此功法可治肺脏邪毒积滞引起胸胁胀满、心颤心慌、面红鼻赤、眼珠发黄、心烦心痛、掌心发热等病症。有这些症状的人不妨试试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           来源:浙江中医药公众号


  • 版权所有:绍兴市健康产业协会 | 您是本网站的第358021位访问者 | 技术支持:海马科技